- 制冷劑編號方法和安全性分類 GB/T 7778-2017
- 1 范圍
- 2 規范性引用文件
- 3 術語和定義、縮略語和符號
- 4 制冷劑編號方法
- 5 表示方法
- 6 安全性分類
- 7 制冷劑編號和安全性分類
- 8 制冷劑濃度極限(RCL)
- 附錄A 制冷劑中同分異構體的編號表示方法
- 附錄B 可燃性試驗和分餾分析
- 附錄C 測量可燃性氣體燃燒速度的試驗方法
- 附錄D 混合制冷劑的RCL和ATEL計算
- 附錄E 用來確定安全分類和RCL值的數據
- 附錄F 申請須知
- 參考文獻
- 冷庫設計規范[附條文說明] GB 50072-2010
- 工業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設計規范[附條文說明] GB 50264-2013
- 埋地塑料給水管道工程技術規程[附條文說明] CJJ 101-2016
- 埋地硬聚氯乙烯給水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CECS 17:2000
-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[附條文說明] GB 50325-2010(2013年修訂版)
- 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GB 12021.3-2010
- 城鎮燃氣設計規范[附條文說明] GB 50028-2006(第7章、第8章廢止)
- 設備及管道絕熱技術通則 GB/T 4272-2008
-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[附條文說明] JGJ 173-2009
-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[附條文說明] GB 50189-2015
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
制冷劑編號方法和安全性分類
Number designation and safety classification of refrigerants
(ISO 817:2014,Refrigerants-Designation and safety classification,MOD)
GB/T 7778-2017
發布日期:2017年5月12日
實施日期:2017年12月1日
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
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發布
前言
本標準按照GB/T 1.1-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。
本標準代替GB/T 7778-2008《制冷劑編號方法和安全性分類》。本標準與GB/T 7778-2008相比主要技術內容變化如下:
——增加了制冷劑數量;
——增加了丙烯系和醚基類制冷劑編號方法;
——修改了其他有機和無機化合物的編號方法;
——修改了毒性分類,由A、B、C三類改為A、B兩類;
——修改了可燃性分類,增加了2L弱可燃類;
——增加了制冷劑濃度限值RCL的確定方法;
——表5中增加了部分制冷劑,且增加LFL、ATEL、RCL列;
——附錄A中增加“A.3丙烷系同分異構體”和“A.4立體異構體示例”;
——刪除了原標準附錄B舊、新標準安全分類對照表;
——增加了附錄B可燃性試驗和分餾分析;
——增加了附錄C測量可燃氣體燃燒速度的試驗方法;
——增加了附錄D混合制冷劑的RCL和ATEL計算;
——增加了附錄E用來確定安全分類和RCL值的數據;
——增加了附錄F申請須知。
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817:2014《制冷劑 命名和安全分類》。
本標準與TSO 817:2014相比的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如下:
——關于規范性引用文件,本標準做了具有技術性差異的調整,以適應我國的技術條件,具體調整為:用GB/T 21844代替了ASTM E681;
——關于“職業接觸限定值”的定義,ISO 817中該指標基于相關的國家規定。本標準針對我國的國情增加了在我國可參照的規定(見3.1.28的注);
——刪除了表6中的上角注b,并將原上角注c、d分別調整為b、c;
——附錄B中涉及引用ANSI/ASHRAE 34-2013中的圖B.1,本次修訂后直接將該圖納入本標準中(見附錄B的B.1);
——附錄F的性質由規范性附錄修改為資料性附錄。因為附錄F涉及向國外機構申請制冷劑編號。
本標準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。
本標準由全國冷凍空調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(SAC/TC 238)歸口。
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: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有限公司、寧波博浪熱能科技有限公司、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、合肥通用環境控制技術有限責任公司。
本標準主要起草人:張明圣、吳俊峰、汪吉平、李志亮、賈磊、馬廣玉、李亞運。
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:
——GB/T 7778-1987、GB/T 7778-2001、GB/T 7778-2008。